(王三背赵顽驴尸上,伏定)(王大、王二上,云) 咱同母亲寻三哥尸首去来,母亲行动些! (正旦上,云) 听的说石和孩儿盆吊死了,他两个哥哥抬尸首去了,我叫化了些纸钱,将着柴火,烧埋 [烧埋:火葬。] 孩儿去呵! (唱)
【双调新水令】我从未拔白 [拔白:拂晓时,天色发白的时候。] 悄悄出城来,恐怕外人知大惊小怪。我叫化的乱烘烘一陌纸,拾得粗坌坌 [粗坌(bèn笨)坌:粗劣的样子。] 几根柴,俺孩儿落不得席卷椽抬,谁想有这一解 [这一解:佛家谓人死于刀尖者曰“兵解”,死于火者曰“火解”。这一解就是这样的死法。] !
(打悲科,云) 孩儿呵! (唱)
【驻马听】想着你报怨心怀,和那横死爷相逢在分界牌 [分界牌:迷信说法,阳世和阴间交界的地方。] 。 (带云) 若相见时呵, (唱) 您两个施呈手策 [手策:手段。] ,把那杀人贼推下望乡台。黑洞洞天色尚昏霾,静巉巉回野荒郊外,隐隐似有人来,觑绝时 [觑绝时:看完时。] 教我添惊骇。
(王大、王二背尸上,云) 母亲那里?这不是三哥尸首? (旦做认悲科,唱)
【夜行船】慌急列 [慌急列:惊慌的样子。] 教咱观了面色,血模糊污尽尸骸。我与你慌解下麻绳,急松开衣带,您疾忙向前来扶策 [扶策:扶持。] 。
【挂玉钩】你与我揪住头心掐下颏,我与你高阜处招魂魄。石和哎!贪慌处将孩儿落了鞋 [落了鞋:谓丢掉性命。晋人阮孚好收集屐鞋,一次当着众人面给木屐打蜡,并感叹道:“不知一生能穿几双鞋!”元曲中多称“与鞋履相别”为死亡。] ,你便叫煞他、怎得他瞅睬,空教我闷转加、愁无奈,只落得哭哭啼啼、怨怨哀哀。
(带云) 石和孩儿呵! (唱)
【沽美酒】我将这老精神强打拍 [打拍:提起、振作。] ,小名儿叫的明白,你个孝顺的石和安在哉?则被他抛杀您奶奶,教我空没乱 [空没乱:形容精神极其不安,心神无着落的样子。] 把地皮掴。
【太平令】空教我哭哭啼啼自敦自摔 [自敦自摔:是说自己又顿脚又摔打,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。] ,百般的唤不回来。也是我多灾多害,急煎煎不宁不耐。 (云) 石和孩儿! (王三上,应云) 我在这里! (正旦唱) 教我左猜右猜,不知是那里应来?呀!莫不是山精水怪?
(王三上,云) 母亲,孩儿来了。 (正旦慌科,云) 有鬼!有鬼!
(王三云) 母亲休怕,是石和孩儿,不是鬼。 (正旦唱)
【风入松】我前行他随后赶将来,唬的我撧耳挠腮,教我战笃速 [战笃速:浑身打颤、哆嗦的样子。] 忙把孩儿拜,我与你收拾垒七修斋 [垒七修斋:旧时风俗,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共祭奠七次,称“垒七修斋”。] 。 (王三云) 母亲,我是人。 (正旦唱) 不是鬼疾言个皂白,怎免得这场灾?
(王三云) 包爷爷把偷马贼赵顽驴盆吊死了,着我拖他出来,饶了你孩儿也。 (正旦唱)
【川拨棹】这场灾,一时间命运衰;早则解放愁怀,喜笑盈腮。我则道石沉大海! (云) 大哥、二哥,您两个管着甚么哩? (唱) 这言语休见责。
(云) 您两个好不仔细,抬这尸首来做甚? (唱)
【殿前欢】孩儿,你也合把眼睁开,却把谁家尸首与我背将来?也不是提鱼穿柳 [提鱼穿柳:提着用柳条穿腮的鱼儿,形容心情愉快的样子。] 欢心大,也不是鬼使神差。虽然道死是他命该,你为甚无妨碍? (王三云) 孩儿知道没事,是包爷爷分付,教我背出来的。 (正旦唱) 常言道“老实的终须在”!把错抬的尸首,你与我土内藏埋。
(包待制冲上,云) 你怎生又打死人? (正旦慌科)(包待制云) 你休慌莫怕。他是偷马的赵顽驴,替你偿葛彪之命。你一家儿都望阙跪者,听我下断。 (词云) 你本是龙袖娇民 [龙袖娇民:指住在京城的良民百姓。宋代京城百姓可以受到许多特殊优待,故称。] ,堪可为报国贤臣;大儿去随朝勾当,第二的冠带荣身,石和做中牟县令,母亲封贤德夫人。国家重义夫节妇,更爱那孝子顺孙,今日的加官赐赏,一家门望阙沾恩。 (正旦同三儿拜谢科,云) 万岁,万岁,万万岁! (唱)
【水仙子】九重天飞下纸赦书来,您三下里休将招状责,一齐的望阙疾参拜,愿的圣明君千万载。更胜如枯树花开,捱了些脓血债,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
【鸳鸯煞】不甫能黑漫漫填满这沉冤海,昏腾腾打出了迷魂寨,愿待制位列三公,日转千阶 [位列三公,日转千阶:官运亨通,当上朝廷中最高的官。三公,一般称太师、太傅和太保;西汉时称大司马、大司寇和大司空为三公。都是朝廷最高的官职。] 。唱道 [唱道:真正是,实在是。] 娘加做贤德夫人,儿加做中牟县宰,赦得俺一家儿今后都安泰;且休提这恩德无涯,单则是子母团圆,大古里彩 [大古里彩:很幸运。大古里是特别的意思。彩,幸运。] !
题目 葛皇亲挟势行凶横 赵顽驴偷马残生送
正名 王婆婆贤德抚前儿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